浦兴祖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3-11-11浏览次数:1473

点击查看原图 

 

姓名:

浦兴祖

职称:

教授,博导,MPA任课教师

系别:

公共行政系

电话:

021-65642485

办公室:

 

电子邮件:

justmaybe@citiz.net
 

〉〉教育背景/学术经历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教授
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
曾在天津师大师从徐大同先生研修西方政治思想史
曾在日本关西大学作访问教授
曾多次应邀赴日本及港台地区合作进行学术研究或作学术讲演。

〉〉社会兼职

上海市政治学会常务理事
上海市行政学会理事
上海市行政管理教学理论研究会副理长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咨询专家
政协上海市委咨询研究组成员
中国统战理论研究会上海研究基地专家委员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政党制度研究中心学术顾问等

〉〉研究方向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当代中国公共行政
西方政治学说史

〉〉获奖情况

曾获省部级以上优秀学术成果奖、优秀教材奖与优秀论文奖多项。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上海人民90版,国内第一部同类著作,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1995年;上海市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1996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994年)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复旦大学99版,校重点课程教材;校创名牌课程教材;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2002年)
--论文《有关政治文明若干理论问题》(获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成果二等奖/2004年)
--多次获复旦大学教学奖
-论文“以人大民主为重点 继续推进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获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成果三等奖/2006年)
-2003、2005年连续两度被评为“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名师”
-2005、2006、2007年连续三次被评为“我们身边的好老师”
-2007年获“上海市育才奖”

-2006年《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程相继被评为“复旦大学精品课程”、“上海市精品课程”

〉〉研究成果

主要著作: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上海人民90版,国内第一部同类著作,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1995年;上海市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1996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994年)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复旦大学99版,校重点课程教材;校创名牌课程教材;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2002年;已在韩国出版韩文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香港三联95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上海人民99版,全国庆祝国庆50周年100部重点书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上海人民05版)
--《当代中国行政》(复旦大学93版)
--《权力与制约》(中国社会社02版)
--《西方政治学说史》(复旦大学99版)
--《从"理想国"到"代议制政府"》(四川人民90版)
发表理论文章百余篇,主要有:
--关注经济改革走向,社会科学报05.1.20
--中国的社会主义代议民主共和制,文汇报04.9.20,新华文摘04(22)
--现代文明视角下的法治,云南行政学院学报04(9),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论丛04(10)
--以科学的态度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04(12)
--党内监督:从“条例”到“实效”的路径,探索与争鸣04(6),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共产党04(10)
--修宪事大,行宪事更大,学习时报04.5.24
--我国实行的是单一元首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04(1)
--试谈职工素质工程的紧迫性、全面性、全局性,工会理论研究03(5),人大复印资料/工会03(6)
--“政治需要”呼唤“政治文明”,学习时报03.8.18
--试论努力开发我国党际监督的政治资源(合写),云南行政学院学报03(5),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03(12)
--机构改革的动力、障力与影响力分析,编制管理研究03(3)
--关于“政治文明”若干理论问题,浙江学刊03(4),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03(6)
--王亮当选:中国选举制度改革端倪初露,社会科学报03.6.5
--修改宪法 完善政治制度,政治与法律03(2),人大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03(5)
--机构改革的“力学”分析,北京日报/理论版03.3.17
--“中国特色”与“国际通则”,文汇报/理论版02.8.2
--直选乡长是农村基层民主的一次探索,云南行政学院学报01(6)、02(1)
--世纪的感悟:把握民主与国情,探索与争鸣02(2)
--重视研究价值 提倡学术争鸣,浙江学刊02(1),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02()
--“三个代表”与党的阶级基础,探索与争鸣01(11)
--21世纪中国政治研究的视角与方法,天津社会科学01(2),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01()
--原著为据 主题为经 政观为纬:徐大同教授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方法论与基本学术观点初探,中西政治文化研究论丛第一辑,天津人民00版
--立法权限的扩散呼唤立法监督的强化,台湾大学“两岸立法制度与立法运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关于政协功能的思考,探索与争鸣00(12)
--民主发展:须适应世情、国情、区情,政治与法律00(2)
--有关西方政治学说史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政治学研究00(1)
--冷战后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的互动:以中国为例(中日学者合作研究课题),冷战后国际关系的变化与发展(论文集),北京师大99版
--人大制度20年的发展及其启示,蔡定剑等主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0年的发展和改革(论文集),中国检察00版
--特大城市城区管理体制改革的走向,政治学研究98(3)
--法制化:全国人大角色之演变,PRC Tomorrow,台湾中山大学两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96版
--论乡镇人大工作的八大关系,人大研究96(9)
--中国政治现代化:面对西方民主的影响,学术月刊95(4)
--关键在于转变政府职能:浦东新区行政机构设置及其未来走向分析(合写),编制管理研究94(4)
--国情与民主发展,国情与民主(论文集),上海社科91版
--社会共和论与人民代表大会制,社会科学战线90(3),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90(8)
--提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威性:论健全与完善人大制度,政治学研究86(2)
-“有关‘协商民主’的三个关系”
-“以人大民主为重点,继续推进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我国政党制度的类型归类与理论概括”
-“应兼顾‘数量公平’与‘比值公平’”
-“转变职能:政府政绩考核的题中应有之义”
-“和谐小康社会的构建呼唤工会的维权与民主功能”
-“人大代表聘请助手值得提倡”

--八二宪法与人大制度

--中国政治发展 = 政治建设+政治改革
--浅谈政治文明与依法治国
--走向和谐:公平、民主与工会功能;
--现有政治实体与新生社会阶层的“对接”(关于民主党派社会基础的一点思考);  
--农村基层民主:由村向乡镇分步递升;
--用足人大制度的制度空间;
--用足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功能;
--人大“一院双层”结构的有效拓展;纪念,为了推进;
--论人民政协独特的组织属性;
--试论阻断“公权”与“私欲”的勾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