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勒庞《乌合之众》 ——复旦MPA师生相约第十期子夏读书会

发布者:张洪彩发布时间:2025-09-26浏览次数:10

    920,复旦MPA学术交流主办的第十期“子夏读书会”在梦想盒子社创中心成功举办,本期我们邀请到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韩福国老师做客子夏读书会,为我们带来他所推荐的书籍《乌合之众》(勒庞,中国商业出版社),与参会同学共话群体心理的深层逻辑。

读书会开始,有同学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分享读书感受。该同学坦言,自己因工作常需应对公共舆论,读这本书时更能体会到理论与现实的紧密联结,《乌合之众》之所以广受欢迎,不仅因其阅读门槛低、观点直白易懂,更在于书中对“群体非理性”的剖析极具现实映照——书中提到“领袖借助断言、重复、传染三种手段影响群体”恰能解释当下自媒体传播中的“蛊惑性表达”,以及公众在公共事件中的情绪偏向。

在随后的互动环节,韩福国教授以《乌合之众》中“群体因为夸大自己的感情,因此只会被极端的感情所打动”“夸大其词、言之凿凿、不断重复,绝对不以说理的方式说明任何事情,是说服群众的不二法门”等核心观点切入,结合历史事件与当代案例,层层拆解群体心理的运行机制。他指出,从历史上法国大革命中的非理性狂热、希特勒纳粹统治下民众对战争的狂热支持,到近年来某些事件中的极端举动等公共事件,群体行为中“道德约束力弱化、盲从与偏执滋生”的“平庸之恶”现象反复出现,本质上都是群体心理的典型表现。

在深度分享环节,韩教授结合《乌合之众》的阅读感悟与自身学术经验,向大家分享“读书的三层次”:第一层是“功利性阅读”,围绕论文、职业需求选择书籍,解决实际问题;第二层是“兴趣驱动阅读”,强调以个人学术兴趣或认知好奇为导向,通过经典著作拓展认知边界;第三层是“解决人生困惑的阅读”,通过书籍探寻内心答案,实现个人成长。韩教授引用孔子“吾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的人生箴言,寄语同学们在不同人生阶段,都能借书籍之力,走好每一步成长路。

分享尾声,韩教授为大家推荐了《论语译注》《人的行为》《现代政治分析》《国家与生活机遇》《苏格拉底的申辩》《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等书,并与参会同学定下 “三年内读好六本书、二十篇论文” 的约定,为MPA学生如何通过阅读提升知识储备与实践能力提供了清晰指引。

期待下期 “子夏读书会” 继续以书为媒,汇聚师生智慧,让思想碰撞催生更多学术灵感与实践思考,助力 MPA 学生在阅读与交流中持续成长!


撰文:杨钰欣  摄影:邹聿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