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岭南,暑气正浓。何其有幸能够成为第一批踏上粤港澳研学旅程的复旦MPA学子。当澳门这座镶嵌在中国南海岸的明珠映入眼帘时,我未曾想到,接下来的几天不仅是一次学习考察,更是一场触及灵魂的深度对话。
从导游口中所初步认识到的澳门是“地方小小的,福利好好的”。在这片还没有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大的土地上,本地居民享受着较高的福利水平,生活的幸福度也非常的高。不仅对于孩子的成长与教育会有很多补助,每年对本地居民还会有现金分享计划并发放一些医疗券等等。作为MPA的学生,不免对于城市治理的各个方面拥有极大的探索兴趣,在澳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人文风情,也获得了很多关于城市治理的思考和启发。


一、从博彩业为支撑到多元化突围
踏上澳门半岛,首先冲击视觉的是那些奢华壮观的赌场建筑群。威尼斯人的蓝天穹顶、新葡京的标志性莲花造型、美高梅的金色玻璃幕墙,无不彰显着博彩业的繁荣。娱乐场和购物中心以及酒店三合一的度假村模式也展现了澳门博彩业独特的管理理念。
提到澳门,就不得不提及赌王家族,从导游口中得知,澳门赌王家族为澳门本地的发展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每当政府无力独自承担一项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时,赌王家族都会挺身而出,积极承担一部分。这一公私合治的模式确实独一无二且无法复制。
此行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考察学习粤港澳的深度合作与融合。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我们参访了城市建设规划局,和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得知横琴是珠海出地,澳门出钱合作建设的一个区域,旨在助力澳门经济的多元化发展。目前国家对横琴的建设要求与考核主要围绕为澳门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做了多少贡献,为澳门人在此区域生活工作提供了多少便利。据介绍,目前在深度融合方面依旧有一些亟待探索和创新的政策部分,比如在横琴地区菲佣的合法化等等,作为一个完完全全崭新的区域,对于政策的大胆探索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二、中西文化的和美与共
研学途中,最打动我的是澳门的人文景观。这里没有非此即彼的文化冲突,只有相得益彰的和谐共处。无论是在热闹区域随处可见的葡国菜,还是西方特色建筑的伫立,都体现了这一点。

清晨的大三巴牌坊前,已有老人在打太极拳。这座圣保禄教堂的前壁遗迹,见证了西方宗教在东方的传播历程,如今已成为澳门最具代表性的地标。有趣的是,牌坊后的哪吒庙,又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中西宗教建筑比邻而居,相映成趣。
三、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智慧
作为一个超髙密度城市,澳门的环境治理面临巨大挑战。但在考察中,我们看到了澳门人的智慧与努力。
澳门土地面积仅30多平方公里,却居住着超过68万人口,是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面对这一巨大挑战,澳门的治理呈现出极致的“精细化”特征。
(一)“向天空要空间,向地下要效率”:澳门的城市规划极度注重立体空间利用。超高层建筑的综合体(集成住宅、商业、娱乐、交通枢纽于一体)是常态。其楼宇管理、消防安全、人员疏散、垃圾处理等系统都经过精密设计和严格监管。例如,其建筑的消防标准、电梯系统的效率要求远高于普通城市。
(二)“螺丝壳里做道场”的交通治理:在道路狭窄、车辆众多的条件下,澳门通过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完善的巴士网络、即将覆盖全境的轻轨系统,以及标志性的“发财巴”(酒店免费接驳巴士)网络,有效减少了私家车的使用需求。


(三)科技赋能交通管理:广泛使用智能交通信号系统、实时交通监控和诱导系统,最大化道路通行效率。对于内地许多正面临“大城市病”的高密度城市而言,澳门在有限空间内实现高效、安全、有序运行的精细化、立体化治理模式,是一个极佳的学习样本。
(四)包容共济的社会治理与民生保障体系:澳门特区政府将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市民,构建了极具包容性和安全感的社會网络。1.“现金分享计划”与丰厚的福利体系:得益于博彩业的丰厚税收,澳门建立了包括现金分享、医疗券、教育津贴、电费补贴、养老金等在内的全方位社会保障体系,有效纾解了民困,共享了经济发展成果,奠定了社会稳定的基石。2.“睦邻互助”的社区网络:政府大力支持街坊会、妇联、同乡会等基层社团组织的发展。这些组织深入社区,在传达政令、反映民意、调解纠纷、提供社区服务(如长者饭堂、托儿服务)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政府与市民之间的“润滑剂”和“缓冲带”。3.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与保护:中西文化在澳门并非简单共存,而是深度交融。政府对不同族群(如土生葡人社群)的文化、习俗、宗教给予充分尊重和保护,并通过各种节庆活动(如农历新年、圣诞节、娘妈诞、葡萄牙传统节日)予以展示和传承,增强了社会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
澳门社会治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和“和谐共融”。它证明了良好的社会治理不仅是提供物质保障,更是通过构建丰富的社区网络和尊重文化多样性,来培育社会资本,提升市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四、湾区的未来与我们的责任
澳门虽小,却是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以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发展经验,为大湾区建设增添多元色彩。作为MPA学子,我们这次研学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份责任——如何让城市治理更加精细,如何让文化交流更加深入,如何让经济发展更加包容。


回望澳门,霓虹闪烁,古巷幽深。这片土地上的中西文化交汇了四百年,如今正以崭新姿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而我们这群MPA学子,也将带着澳门的启示,在公共管理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贡献智慧与力量。这或许就是对澳门研学最好的致敬与传承。
(撰稿:绿队成员-孙文倩 胡迷 张恒笠 王振宇 周凯烨 沈西岑 徐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