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香港篇|在劏房感受温度,在廉署体悟廉洁,在立法会触摸法治

发布者:张洪彩发布时间:2025-07-18浏览次数:13

    630日,复旦MPA粤港澳暑期实践团循着“探寻香港治理之道,感受社会发展活力”的主线,展开一场城市肌理的“一日三站”之旅:上午,踏进深水埗“社区客厅”触摸基层治理的温度;午后,步入廉政公署,在一杯“廉署咖啡”与展览厅里体会廉洁香港的锋芒;傍晚,步入香港立法会议事厅,聆听周文港议员分享法治脉搏的铿锵。日色三叠,同学们沉浸在维多利亚港的夜色里感受这座城市的呼吸,走进香港,理解香港,才能更好的贯彻体悟建设发展好粤港澳大湾区是重大国家战略的意义。


第一站:深水埗社区客厅——丈量治理的“温度”

复旦MPA粤港澳暑期实践团一行于630号上午深入调研深水埗“社区客厅”,深水埗是香港劏房住户最多的地区之一,这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公共空间,它更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家外之家”。

深水埗社区客厅是香港特区政府“社区客厅试行计划”的首个项目,旨在为劏房住户提供额外生活空间,设有多项日常生活所需的设施。共享客厅里,孩子们能安心写字玩耍;共用餐厅内,飘散着家常饭菜的香气;一旁的自助洗衣房、淋浴间、阅读角,正默默运作,解决着劏房家庭最迫切的生活难题。我们触摸到的,是政策背后那份具象的温暖。它不仅是设施的堆砌,更是对尊严的守护和对未来的投资。特区政府正以如此细腻的笔触,为“居有所安”的愿景写下温暖的注脚,为这座城市注入最朴实的幸福感。


第二站:廉政公署——品味制度的“锋芒”

实践团一行下午首先参与了一场生动的分享会,廉政公署首席调查主任黄汉杰警长分享了香港反贪情况与企业合规,同学们对公署在反贪工作中的具体措施和成效有了更加具体的认识。随后实践团一行参观了廉政公署的展览厅,通过丰富的展览内容和互动体验,深入了解了香港的反贪历史及其背后的惊心动魄的故事,加深对香港的廉洁高效的国际城市印象。每一件展品、每一个互动体验,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廉洁,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需要雷霆手腕与坚定信念去捍卫的基石。

廉洁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一个廉洁的社会能够保障公平正义,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提升社会的整体幸福感。我们应该以香港廉政公署为榜样,努力营造一个廉洁的社会环境,让廉洁成为我们共同的价值追求。



第三站:立法会综合大楼——聆听法治的“脉搏”

我们造访香港法治与民主的象征——立法会综合大楼,近距离感受了这座象征法治与民主的建筑。荣幸的是,我们得到了周文港议员的亲自接待与精彩分享。在这座庄严的建筑里,我们了解了其制定法律、批准财政预算、监察政府的核心职能。随后实践团一行参观了香港立法会综合大楼,近距离感受了这座象征法治与民主的建筑。立法会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其主要职能包括制定法律、批准公共开支,以及监察政府的工作。为了解香港的法治运作、社会发展及治理政策,此次参访活动有幸邀请到现任香港立法会议员周文港教授出席并为同学们带来了精彩而深刻的讲解。

步入议事厅,坐在议员席上,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与制度的严谨感油然而生。与周文港教授的交流,让我们得以透视香港法治社会的运作逻辑。那束照亮议事厅的灯光,仿佛也是一束“追光”,始终审视着权力的运行。我们由此体悟到:法治的终极浪漫,在于它让权力永远保持谦卑与被审视的姿态。


结语:温度、锋芒与脉搏

深水埗洗衣房烘干机的嗡嗡声,为逼仄空间里的家庭烘出了松软的被子,也烘托出对生活的信心; 廉署咖啡的余味在舌尖萦绕,警示我们制度的刚正才是安心的基石; 立法会的灯光则如永不熄灭的灯塔,照亮权力运行的每一个角落。

这一日,我们穿梭于香港的三个截面,从微观到宏观,从民生到制度,深刻理解了其高效治理的密码——有温度的政策托底民生,有锋芒的制度捍卫公正,有脉搏的法治规范权力。这正是香港的魅力与活力所在,也是粤港澳大湾区迈向世界级城市群所不可或缺的核心基因。


(撰稿:蓝队成员-杜婕  江川  严丽  韩静枝  李玉娟  赵莹  张有为)